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

研究:為何牠們不能「猩猩相惜」?



▲紅毛猩猩。(圖/台北市立動物園資料照片)


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


2009年在馬來西亞紅毛猩猩保護區,曾上演了紅毛猩猩不懼洪水救幼子的感人故事,為了孩子,一向怕水的猩猩媽媽選擇抓住營救人員拋到水面的救援繩;可是另一方面,同樣在馬來西亞,也曾上演猩猩媽媽殺害猩猩寶寶的慘劇。


為什麼天性愛子的紅毛猩猩會做出這樣截然相反的舉動?被人類圈養的動物又為何會行為反常?西班牙馬德里Camilo José Cela大學Juan D. Molina等人探討了動物行為失常的原因(點擊查看原文) ,研究成果發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《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》 (行為與腦科學期刊)2014年1月刊上。


自殘行為(SIB)被理解為「由於自身的行為,導致身體組織的損傷」,可能是割傷、燒傷、咬傷等等。 SIB通常是用來減輕壓力和焦慮,在77%曾遭受創傷的案例中,這種行為出現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緩解壓力。之後還有學者發現唾液皮質醇水平與有發展性障礙的成人SIB的嚴重性程度之間,有明顯的正相關關係,說明壓力與自我傷害之間可能存在關係。


SIB這種行為並不是人類獨有的行為,研究中顯示小部分圈養的猴子也有這種行為。事實上,普通獼猴是一種已多次研究過的動物模型,牠們也許可以給人們的病因學和病理生物學研究提供一些幫助。其中一個原因是,獼猴與人類共享90%~94%的基因, 具有相似的內分泌和神經生理學系統,還有相似的社會組織和階級分層。


考察SIB時使用動物模型有用的另一個原因,是它們所處環境具可控性,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模型,有助於​​我們了解早期不良反應和功能性遺傳變異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來源,進一步了解由壓力導致的身體機能失調。只有人類和獼猴共享的另一個特點是,可以生活在大範圍的棲息地和社會環境中,對陌生環境具有極大的適應性。


根據研究,自我傷害行為是壓力和焦慮的產物,但有些獼猴似乎更容易發生SIB行為。根據獼猴飼養保護區的數據記錄,在早期經歷過不好的事情,承受過隨之而來的壓力後,人類飼養過的獼猴自我傷害的行為會增加。


影響圈養動物異常行為的因素有很多,但從目前研究來看,早期成長的干擾似乎是對其之後行為問題影響最深遠的因素之一,而由人類代為撫養的動物,也比由自己的母親撫養大的動物,更容易行為異常。心思更細膩、思維更接近人的紅毛猩猩自然也不例外。由此可以看出,圈養動物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母親的陪伴,飼養環境對它們帶來的壓力和焦慮,都是造成它們行為異常的重要原因。所以對於不適合圈養的動物,還是不要輕易飼養 ;不懂飼養動物方法的人,也不要輕易選擇飼養,懂它才能更好地愛它。(新聞來源:科研出版社/爾灣閱讀)


閱讀原文請點擊:http://ift.tt/1e1Odu4








via ETtoday 寵物新聞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